第七十五章 拆炸弹-《从零开始》


    第(2/3)页

    负责操作的人得到回答后开始专心的集中注意力控制机械臂,首先用那个螺丝旋转器对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侧面的螺丝孔按了上去,接着摇动旋转器后面的摇柄,前端的旋转头立刻开始飞转了起来,而随着这个旋转头的飞速旋转,那枚螺丝也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从螺丝孔中退了出来,最终终于彻底脱离主体被卸了下来。

    其实这种螺丝旋转器就和螺丝刀的功能一样,所不同的是这个东西下螺丝的速度比螺丝刀快很多,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玩意不需要频繁的撞击螺丝接口,对于某些需要高精度的设备来说,旋转器显然是要比螺丝刀更有用的东西。

    操作台上的这枚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上的螺丝并不多,但是没个螺丝都很长,而且固定的相当紧,用一般的螺丝刀还真未必弄的出来。

    很快将一圈的几个螺丝下掉之后操作员立刻用一只吸盘吸住了外面的几处壳体用力往外一拉,一块比较大的金属板立刻被拆了下来,旁边的几名研究员迅速的帮忙七手八脚的卸掉了这块金属板旁边的几块连在一起的金属板。这件武器的外壳似乎使用了类似于鲁班锁一样的设计,除了这第一块金属板是用螺丝固定的之外,剩下的金属板全都被这块金属板给压在了下面,后面的固定件也是一件压一件的嵌套在一起全都互相卡在了一起,只要第一块下来后面的部件自己就散架了。

    “怎么会是这样的设计?”一名研究员惊讶的看着散落了一地的金属护板惊讶的问道。刚刚他们在第一研究员拆开护板的时候立刻就发现了其他护板开始松动,于是连忙用自己的机械臂打算帮忙扶住那些护板,谁知道还没等扶住整个弹体就已经自己解体了,稀里哗啦的就掉了一地,整个弹体内部的结构这一下就算是彻底暴露在了空气中。

    旁边的几个研究员也是看着满地的外壳护板傻了眼,他们只是拆掉了一块固定板而已,没想到居然会有这种反应。

    “会不会是故意这么设计的?”我看着那边的研究员说道:“我之前看过实弹射击画面,这个东西爆炸的时候会向四周扩散一种粒子光粒,会不会是因为这个东西本身就需要对外扩散喷发,所以设置了一种方便快速脱落的外壳?”

    听到我的提醒那边的几个研究员也开始思考了起来,然后纷纷点头表示很有可能就是我说的这样,毕竟这个东西的爆发方式有点像集束炸弹,实际杀伤出现前需要先进行粒子散布,这个过程中外壳只会阻碍其内部部件的工作,所以必须要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让外壳整个脱落下来,而这种嵌套式的外壳显然就非常适合这种情况下的使用,因为它可以很轻松的就让整个外壳解体。至于说这种外壳的强度问题,我觉得这个压根就不叫问题。这东西是武器,不是防具,它的外壳唯一的作用就是在运输和发射过程中防止内部结构遭到碰撞,这种外壳根本就不是用来做防护用的。以这个东西的体积来说,它就算是个实心金属棍,也绝对很容易被破坏,所以对它来说,防护力其实并不重要。

    理解了外壳的设计之后就是内部的真正弹体结构的破拆。这个东西的内部结构相当复杂,使用了大量的金属螺丝和魔法融合剂进行连接。螺丝倒是好办,直接拧下来就行了,可是魔法融合剂就麻烦了。

    这个魔法融合剂的属性有点类似模型专用胶水。玩过塑料拼装模型的人可能会知道,有一种专门的模型专用胶水。这种东西本身没有任何黏性,它不会把其它东西粘连在一起,但是这个东西却可以轻松的让塑料和塑料之间发生粘连。实际上这种胶水根本就不是让两块塑料粘在一起,它是将自己接触的塑料表面给溶化了,然后因为这种模型专用胶水有比较强的挥发性,等它自然挥发,被溶解的塑料重新凝固就变成了一个整体。这就好像两块冰,你把它们按在一起,然后用火烧融它们的接触面,接着再冷冻,等化掉的冰重新冻起来,两块冰就成了一块冰,而且连个缝都找不到。

    这种魔法融合剂也有类似的能力,只要是同种物质,它就可以让两者迅速连接在一起,就算之后你用超声波探伤机都找不到连接痕迹。当然,内部虽然融合的很彻底,但是外面的接缝处反倒会因为连接过程中的软化过程而出现一些不平整,所以找到连接点不难,难就难在这种连接点跟一整块铸造件也差不了多少了,你即便是找到了也拿它没辙。

    我们的技术人员虽然很快就拆掉了所有螺丝,可是那些被融合剂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点却是让我们头疼了半天,最后还是一个使用通讯器远程观察拆解过程的NPC技术人员想到了办法。他提出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噬金虫来帮忙啃掉这些连接点。

    相比之我们的器械,噬金虫的啃噬方式更加迅速而精准,绝对不会咬到不该咬的东西。要知道这些看起来浑然一体的金属结构中实际上并不完全是实心的,有些钢梁之类的东西里面是有孔的,而这些孔洞之中还有导线之类的东西存在,要是让我们上器械,拆掉钢梁肯定不成问题,但这些导线估计也就别指望留下来了,肯定会被一起切断的。所以既不能伤到线,还要切断钢梁,只能靠虫子们帮忙了。
    第(2/3)页